Search

【最強前哨-廣播影評人獎 愛爾蘭大戰好萊塢】
 
前身為廣播影評人協會(Broa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最強前哨-廣播影評人獎 愛爾蘭大戰好萊塢】
 
前身為廣播影評人協會(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, #BFCA),現已改名為影評人之選協會(Critics’ Choice Association, #CCA),算是獎季第二階段最全面的、涵蓋美國加拿大媒體影評的年度大拜拜。相較於只有寥寥幾十人的各地區影評人協會、金球獎(好萊塢外媒協會),與小評審團制的國家影評人協會(NBR)、美國電影學院(AFI)等,此協會匯集了數百名電視、廣播、網路等媒體的影評人意見,也因此往往對奧斯卡的入圍名單有極高的預測度。
 
本屆「影評人之選」入圍名單開出來,領跑者是入圍了 14 項的《#愛爾蘭人》(影片/導演/男主/雙/男配/整體演出/改編劇本/攝影/美術/剪輯/服裝/妝髮/視覺特效/配樂),風光可媲美去年同樣入圍 14 項的《#真寵》。
 
緊接在後的則是《#從前有個好萊塢》(影片/導演/男主/男配/年輕演員/整體演出/原創劇本/攝影/美術/剪輯/服裝/妝髮),共入圍 12 項。這兩部可說是今年「老白男」電影代表,應該會非常合奧斯卡的胃口,在這邊他們也奠定了獎季雙強地位。另一方面,《#她們》也表現不俗(影片/導演/女主/女配/整體演出/改編劇本/美術/服裝/配樂),共入圍 9 項大獎,有望挽回獎季前期頹勢。今年獎季的女導演作品,應該就是《她們》&《別告訴她》作為代表,《知音有約》、《舞孃騙很大》、《我的寶貝男孩》、《A+瞎妹》、《Harriet》的聲勢都沒有拉起來。《#別告訴她》雖然沒能入圍最佳影片,但仍獲得原創劇本/女主/女配/喜劇電影提名,特別是奶奶的奧斯卡入圍門票已經勝券在握了。
 
入圍數統整:
 
14 - 《愛爾蘭人》
12 - 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9 - 《她們》
8 - 《1917》、《婚姻故事》
7 - 《兔嘲男孩》、《小丑》、《寄生上流》
5 - 《賽道狂人》
4 - 《重磅腥聞》、《別告訴她》、《我叫多麥特》、《我們》、《Uncut Gems》
  
整體而言,入圍數最多的前幾部電影,再加上《寄生上流》,應該就是今年奧斯卡的前五強。《#寄生上流》在這邊僅入圍七項,可能是由於技術類別不是美國業界熟悉的人選而比較吃虧,但仍不減其獎季態勢。特別是它入圍了整體演出獎,也許也可彌補沒有個別演員入圍的缺憾。
 
《#小丑》和《#兔嘲男孩》雖然在上映初期都有些輿論風波,但仍是入圍前段班,意味著他們的競爭力還是在的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《兔嘲男孩》除了女配 Scarlett Johansson 以外,一舉入圍了三位年輕演員獎:Roman Griffin Davis、Thomasin McKenzie、Archie Yates。而風格迥異的《Uncut Gems》不只為 Adam Sandler 迎來影帝入圍,甚至還入圍了最佳影片、
 
比預期表現稍微差強人意的,包含《#賽道狂人》(沒能入圍任何演員獎)、《#教宗的承繼》(只入圍男配跟劇本)。
 
本屆最終得獎名單將於 1/12 頒獎典禮揭曉。
  
——完整入圍名單——
  
【最佳影片】
《1917》
《賽道狂人》
《愛爾蘭人》
《兔嘲男孩》
《小丑》
《她們》
《婚姻故事》
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《寄生上流》
《Uncut Gems》
 
【最佳男主角】
Antonio Banderas – 《痛苦與榮耀》
Robert De Niro – 《愛爾蘭人》
Leonardo DiCaprio – 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Adam Driver – 《婚姻故事》
Eddie Murphy – 《我叫多麥特》
Joaquin Phoenix – 《小丑》
Adam Sandler – 《Uncut Gems》
 
【最佳女主角】
Awkwafina – 《別告訴她》
Cynthia Erivo – 《Harriet》
Scarlett Johansson – 《婚姻故事》
Lupita Nyong’o – 《我們》
Saoirse Ronan – 《她們》
Charlize Theron – 《重磅腥聞》
Renée Zellweger – 《茱蒂》
 
【最佳男配角】
Willem Dafoe – 《燈塔》
Tom Hanks – 《知音有約》
Anthony Hopkins – 《教宗的承繼》
Al Pacino – 《愛爾蘭人》
Joe Pesci – 《愛爾蘭人》
Brad Pitt – 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 
【最佳女配角】
Laura Dern – 《婚姻故事》
Scarlett Johansson – 《兔嘲男孩》
Jennifer Lopez – 《舞孃騙很大》
Florence Pugh – 《她們》
Margot Robbie – 《重磅腥聞》
趙淑珍 – 《別告訴她》
 
【最佳年輕演員】
Julia Butters – 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Roman Griffin Davis – 《兔嘲男孩》
Noah Jupe – Honey Boy
Thomasin McKenzie – 《兔嘲男孩》
Shahadi Wright Joseph – 《我們》
Archie Yates – 《兔嘲男孩》
 
【最佳整體演出】
《重磅腥聞》
《愛爾蘭人》
《鋒迴路轉》
《她們》
《婚姻故事》
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《寄生上流》
 
【最佳導演】
Noah Baumbach – 《婚姻故事》
Greta Gerwig – 《她們》
Bong Joon Ho – 《寄生上流》
Sam Mendes – 《1917》
Josh Safdie and Benny Safdie – 《Uncut Gems》
Martin Scorsese – 《愛爾蘭人》
Quentin Tarantino – 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 
【最佳原創劇本】
Noah Baumbach – 《婚姻故事》
Rian Johnson – 《鋒迴路轉》
奉俊昊 & 韓進元 – 《寄生上流》
Quentin Tarantino – 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Lulu Wang – 《別告訴她》
 
【最佳改編劇本】
Greta Gerwig – 《她們》
Noah Harpster and Micah Fitzerman-Blue – 《知音有約》
Anthony McCarten – 《教宗的承繼》
Todd Phillips & Scott Silver – 《小丑》
Taika Waititi – 《兔嘲男孩》
Steven Zaillian – 《愛爾蘭人》
 
【最佳攝影】
Jarin Blaschke – 《燈塔》
Roger Deakins – 《1917》
Phedon Papamichael – 《賽道狂人》
Rodrigo Prieto – 《愛爾蘭人》
Robert Richardson – 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Lawrence Sher – 《小丑》
 
【最佳美術設計】
Mark Friedberg, Kris Moran – 《小丑》
Dennis Gassner, Lee Sandales – 《1917》
Jess Gonchor, Claire Kaufman – 《她們》
李河俊 – 《寄生上流》
Barbara Ling, Nancy Haigh – 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Bob Shaw, Regina Graves – 《愛爾蘭人》
Donal Woods, Gina Cromwell – 《唐頓莊園》
 
【最佳剪輯】
Ronald Bronstein, Benny Safdie – 《Uncut Gems》
Andrew Buckland, Michael McCusker – 《賽道狂人》
Yang Jinmo – 《寄生上流》
Fred Raskin – 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Thelma Schoonmaker – 《愛爾蘭人》
Lee Smith – 《1917》
 
【最佳服裝設計】
Ruth E. Carter – 《我叫多麥特》
Julian Day – 《火箭人》
Jacqueline Durran – 《她們》
Arianne Phillips – 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Sandy Powell, Christopher Peterson – 《愛爾蘭人》
Anna Robbins – 《唐頓莊園》
 
【最佳妝髮設計】
《重磅腥聞》
《我叫多麥特》
《愛爾蘭人》
《小丑》
《茱蒂》
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
《火箭人》
 
【最佳視覺效果】
《1917》
《星際救援》
《熱氣球飛行家》
《復仇者聯盟:終局之戰》
《賽道狂人》
《愛爾蘭人》
《獅子王》
 
【最佳動畫片】
《壞壞萌雪怪》
《冰雪奇緣2》
《馴龍高手3》
《隻手探險》
《大冒險家》
《玩具總動員4》
 
【最佳動作電影】
《1917》
《復仇者聯盟:終局之戰》
《賽道狂人》
《捍衛任務3:全面開戰》
《蜘蛛人:離家日》
 
【最佳喜劇電影】
《A+瞎妹》
《我叫多麥特》
《別告訴她》
《兔嘲男孩》
《鋒迴路轉》
 
【最佳科幻/恐怖電影】
《星際救援》
《復仇者聯盟:終局之戰》
《仲夏魘》
《我們》
 
【最佳外語片】
《大西洋》
《悲慘世界》
《痛苦與榮耀》
《寄生上流》
《燃燒女子的畫像》
 
【最佳歌曲】
Glasgow (No Place Like Home) – 《鏗鏘玫瑰》
(I’m Gonna) Love Me Again – 《火箭人》
I’m Standing With You – 《Breakthrough》
Into the Unknown – 《冰雪奇緣2》
Speechless – 《阿拉丁》
Spirit – 《獅子王》
Stand Up – 《Harriet》
 
【最佳配樂】
Michael Abels – 《我們》
Alexandre Desplat – 《她們》
Hildur Guðnadóttir – 《小丑》
Randy Newman – 《婚姻故事》
Thomas Newman – 《1917》
Robbie Robertson – 《愛爾蘭人》
 

-

(圖片來源:uproxx.com)


Tags:

About author
哈囉大家好,歡迎來到【丹眼看電影】,我就是那個丹。 原本此專頁的英文名要取作 "Dan Cinema",沒想到臉書上有個遙遠的陌生人,姓氏就叫做 Dancinema ,也因此這個網址就被註冊掉了。轉念一想,改以法文的 "Dans le Cinéma" 為名,意思是「在電影院之中」,好像也蠻有意境的,而且法文就是潮。 近幾年網路上厲害的影評寫手們早就多到數不清了,但我不想走太文青的路線,我沒有太多電影基礎知識或文筆訓練,我只想用我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我最近看片的心得。另外就是仗著自己的一點語言能力優勢,以及宅宅的個性,每天都掛在國內外各大影視網站。與其自己獨享,不如將一些有趣的消息分享給大家。 我個人是比較專攻歐洲三大影展跟美國好萊塢的片,藝術片跟商業片都喜歡。至於國片、中國片、日韓片及東南亞等地區電影,我會努力攝取,但主力不會放在這邊。 總之希望可以創造一個影迷影痴的舒適圈園地,邀請你一起加入。然後也希望不要三個月後這裡就雜草叢生。請大家多多指教,讓我們一起切磋討論、一起享受電影吧!
丹眼看電影,全心感受光影之美 電影評論|影壇消息|影展動態|獎季分析
View all posts